中国对外贸易
    主页 > 期刊导读 >

清代航船西瓜扁与广州对外贸易的转运系统

西瓜扁是清代广州口岸开放后出现的一种中型运货船,因形似剖开一半的西瓜而得名,又称西瓜扁艇、扁艇、扁船、驳鬼货扁艇等。《粤海关志》、《广州番鬼录》等清代广州对外贸易的史料中均有“西瓜扁”的记载。清代广州外销画作者也将西瓜扁作为一种重要的船舶进行描绘,至今在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还收藏有以西瓜扁为主题的水粉画、通草水彩画、玻璃画等。本文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爬梳分析,考证西瓜扁出现的时间、形制和载重量及航行范围等,并试图论证在清代广州对外贸易的转运体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 西瓜扁出现的时间

清初屈大均(1630~1696年)的《广东新语》“舟语”中记载的广州二十余种航行于珠江的船舶中,尚未有“西瓜扁”之名[1]。屈大均为广东番禺人,其著作《广东新语》对广东地区风俗人情的介绍十分详细,“舟语”中关于珠江船舶的记载多为屈大均亲眼所见,可信度高。“西瓜扁”如此时已出现,当不应漏于记载,故推测在清代初期,珠江上并未出现西瓜扁。

在清代中期记载广州外贸情况的史料中,则屡见西瓜扁的记载。目前较早的记载为梁廷楠的《粤海关志》,该书“税则”六卷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征税情况,所开列的港口征税税额中,已有大关、东炮台挂号口、黄埔挂号口、紫泥挂号口四个征税口对西瓜扁进行征税的记录。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1833年以前,西瓜扁已经是广州大关、东炮台挂号口、黄埔挂号口、紫泥挂号口四个关口重要的收税船舶。

19世纪初期一些外国人在广州的游记也印证了西瓜扁这种船舶广泛出现在珠江上。如: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所编于1823年出版的《华英词典》专门收录了西瓜扁的英文单词为Chop boat[4],解释为:Large lighter boats, called in Canton, chop boats , 西瓜扁船,大艇。

同样,在清代中期行销外国的广州特色商品——外销画中也有西瓜扁。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一批1800年至1820年间广州画家所绘的纸本水彩画中,有船舶画30幅,其中就有名为“西瓜扁”的画。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外销画中,也有“驳鬼下澳扁艇”的画[6]。

综合中外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史料中西瓜扁的出现时间最晚不会超过19世纪早期,甚至可能在18世纪中期就已经是珠江上重要的运载船舶。

2 西瓜扁的形制与载重量

西瓜扁外舷为半圆形,有舱;单桅,桅杆位于中前部,双桅杆则首尾各一;首低尾高,操帆者站立或坐于尾部,牵动绳索操纵;尾部有橹和舵,无风时摇橹行进;有蓬;前部有突出的甲板,可停泊于大船边或码头时方便搬运货物。

在外销画中也可找到西瓜扁的形制。广州博物馆所藏的一幅玻璃画《广州十三行商馆》中,珠江上一艘西瓜扁正扬帆航向被称为“大眼鸡”的洋舶,一名水手坐于船尾,牵五根绳索操帆,数人坐于舱内,这个场面生动展现了西瓜扁是如何航行的。(图1)广州博物馆另藏有一幅名为《帆船》的通草水彩画,考其船形制单桅,首低尾高,首部有突出之甲板,也应为西瓜扁(图2)。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该幅画中,连接帆的四根绳索系于尾部的横杆上,可证明操帆者在尾部。

图1 广州博物馆藏玻璃画《广州十三行》

图2 广州博物馆藏通草水彩画《帆船》

关于西瓜扁的载重量问题,有几条史料可供参详。

《广州番鬼录》“行商”条:他们的办事机构建在上文已提到的小溪边,沿着江岸一直向东延伸,在这里,货物的上落都十分便利。这是他们的货栈,从内地运来的茶叶和丝,在这里过秤、打包。加上标记,运到黄埔的船上。用来运输的驳艇是特制的,有圆形的舱板和侧舷,外形像一个瓜,中国人称为“西瓜艇”,外国人则称为“官印艇”。载重量为500担,或容茶叶500箱[3]。

亨特所用来表示载重量的“担”和“箱”均为100斤,则西瓜扁的载重为50吨。

3 西瓜扁的主要航行范围

根据西瓜扁的形制和载重量,则知这是一种河道或近海航行的船舶,并不适宜远涉风浪在深海航行,亦不能上溯珠江上游前往广西或粤北。

前引《粤海关志》记载有大关、东炮台挂号口、黄埔挂号口、紫泥挂号口四地有对西瓜扁的征税记录,说明西瓜扁在这四地之间的水道是航行的。另外,紫泥挂号口针对通过陈村水道航行于澳门与广州之间的船舶征税,说明西瓜扁是可以航行至澳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