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中国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影响分析
国内贸易处于单一文化之中,在国内贸易的商务活动中,各方的参与人员往往能够很好地理解其他一方(或几方)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和价值观等。然而,在国际贸易商务活动中,参与人员往往涉及到多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行为习惯和语言表达均存在一定的差别。苏剑、葛加国(2013)通过对中美两国语言距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果两个国家的语言差异越小,那么这两个国家的贸易流量就会越大。Hyunjun Park、Kyungsu Han(2018)通过对472家在韩国的外资企业韩国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随着跨国企业并购的不断深化,文化差异对贸易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降低,而两国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促进企业变革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进而提高外资企业在投资国的业绩表现。国际商务活动是国际贸易得以推进的关键一步。正确认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积极利用其带来的有利影响,积极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的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文化的输出与影响,将十分有利于中国贸易水平的提高。
一、语言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创造中的关键因素。在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在对词汇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商务活动往往会涉及到时间的确定,而不同语言中,对于“明天”的理解则有所不同。“明天”在中文中意为“今天的下一天”,在英文中为“tomorrow”,意为“the day after today”,与中文意思基本一致;而在西班牙语中为“man?ana”,尽管它也有同中文与英文一样的意思,但是在同西班牙语母语者交流时,它往往意味着 “不是今天的近期的某个时间”。因为对“明天”这一时间概念理解的不一致,在确定会议安排、任务布置、计划制定等的时候,就会出现误解。
例如,商务活动中往往涉及到对某些观点、计划、措施等进行表态,而不同语言中,对于如何表述“同意”的表达方式又有所不同。中国人在表达同意时,会面带微笑,礼貌地点头,并回答“好”,“可以”等,但如果把这种知识迁移到中日谈判中,则可能会出问题。因为,日本人十分注重礼仪,往往会在听清对方陈述的时候,面带微笑,礼貌地点头,并说 “はい”。这样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人表达“同意”的方式是非常相似的,但从表达的意思来看,日本人的表达仅仅是为了说明他们已经听清楚了相关表述,并未有“同意”的意思。
另外,语言的高效沟通离不开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接触和说话时机等的帮助。然而由于商务活动中往往还涉及到大量的电子邮件往来,这就需要发送者力求语言的准确使用,避免语言空洞、乏味和词不达意等。
随着国际间经济往来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贸易商务活动中的参与人员国籍呈多样化发展,非母语交流日渐频繁。如果无法选择正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增加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甚至影响商务合作的进一步推进。
二、价值观差异
在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回避程度普遍比较高。具体而言,我们比较重视等级和权威。在商务活动过程中,表现为较低等级或权威的人员往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表达,也往往无法立刻做出决策。尤其是在决策环境不稳定的时候,由于担心风险,甚至会出现故意回避或拖延问题的情况。相较而言,西方一些国家文化回避程度较低,注重个人的能力和发展,在商务活动过程中,表现为提出的问题比较直接,对不同意见的包容性较大,但可能会出现偏激的观点或行为。
在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上,中国集体主义观念较强。在国际贸易商务活动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大局为重,对个人的情感进行很好地控制和适当的掩饰,以和为贵,尽量规避冲突,待人谦虚,倾向于集体决策。而西方一些国家个人主义观念则较强,尤其是美国,十分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较为独立、自信(或自大),但情绪化较强,容易发生冲突和误解。在解决商务活动冲突中,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妥协与让步发生。
本文从语言差异和价值观差异着手,粗略地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中国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影响,然而,首先,文化差异的范围很广,涉及到餐饮文化、风俗习惯、行为模式、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其次,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影响也涉及到解决冲突、完成任务、决策制定、披露信息、获取知识等多个方面。最后,我们仍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应对文化差异的具体措施。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