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部门密集发声 多重政策护航稳外贸
“集装箱月产能提高到50万标准箱。5月份,我国主要港口空箱紧缺率下降到1.3%,逐步缓解。” 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过去,外贸物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事实上,物流紧张、运费上涨一直是外贸企业近期面临的问题,也是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短短两天时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多各部门纷纷表态,从加强跨境物流合作到加大运力保障、运价监管、加强供给和稳定物价、稳定汇率等都是集中力量,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发展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提升。
各方积极应对,缓解外贸企业压力
“2300万标准箱的运力,除了约1%的船舶正在修理外,全部投入海上运输,部分非集装箱船舶甚至运载集装箱。” 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崇久介绍。
同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广东省正在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国际物流畅通工作,全力解决港口船舶压力问题。 24日零时起,深圳盐田港全面恢复运营。
记者在盐田港现场看到,中西港区20个泊位已停靠船舶,所有作业的码头起重机已全部开通。
而这些只是各方对进出口企业救灾的缩影。去年以来,国际物流紧张成为外贸企业头疼的问题。 “一些相对弱势的客户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成本压力,货物无法运出并堆放在仓库,增加了库存和周转周期。”西格韦尔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很多,但盈利方面并不十分乐观。”宁波某外贸公司负责人坦言,运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了利润空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产业发展部主任高世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些因素对外贸企业很重要,尤其是一些外贸企业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比较高,如家用电器、低压电器、机械、工具等。影响比较大。运输问题增加了库存成本,滞期费、锁仓费、隔夜费等加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在通关便利化方面,海关总署近期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推出18项政策措施。市场监管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并提高效率。一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市场主体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
一些举措已经初见成效。记者在南京海关获悉,海关推出洋山至太仓口岸“联卸同口”监管新模式,实现集装箱货物一申报、一查、一放行,有效提高了集装箱货物的监管水平。通关效率。
在广西北部湾港区,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统筹协调三大港区的生产资源,有效缓解了远洋航运空间的紧张局面。 1-5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9.5%。
中国钦州远洋代理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金华介绍,客户已经充分利用国内发达的运输系统,灵活选择装运点。 “西南地区的客户可能更多地使用钦州港,但现在他们也会使用广州港或上海港,相当于内部资源优化和部署。”
多部门密集部署
加强稳定外贸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稳外贸也将迎来更多利好政策。 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外贸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的措施。会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跨国物流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部级也有多次部署。高峰24日表示,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动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汇率对冲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汇率对冲业务手册》外经贸企业》,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针对性指导。他还明确表示,将继续关注汇率波动,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
此前,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高峰表示,近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7500家外贸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投资平台,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机构采取措施,促进进口多元化,建立稳定的大宗商品贸易渠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贸易政策工具箱,帮助外贸企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
交通运输部明确,将继续会同商务部等部门落实稳外贸措施,引导国际班轮企业继续增加中国大陆出口航线运力供应,同时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引导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确保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在价格方面,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海港收费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