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
    主页 > 综合新闻 >

青岛外贸稳中提质放大“双节点”价值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调整,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青岛外贸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1779.3亿元,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8.8%,在全省16市中继续保持龙头地位。从增速来看,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长14.5%。其中,出口988.5亿元,同比增长33.1%,两年平均增长14.0%;进口790.8亿元,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15.1%。

即便在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一季度青岛外贸发展依然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在实现高速增长的背后,正是青岛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新业态拔节向上,呈现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高价值产品发力海外

“今年一季度公司在海外市场依然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6%,经营利润增长135%,高端产品收入增幅达到40%以上。”这是最近发布的海尔智家一季报海外市场主要数据分析。面对海外市场疫情常态化、大宗材料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海运费用大幅增长等挑战,海尔智家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创牌战略,加速新品上市及渠道网络覆盖,各区域均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得益于线上转型持续推进和终端转型的持续强化,海外经营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利润率同比还提升2个百分点。

“一季度出口增长300%,全年产能已经排满了。”一季度一直被认为是外贸行业的传统淡季,但位于即墨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内的青岛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已是满负荷运转,董事长孙立分析,“不仅是疫情导致对国内的需求增长,更重要的是这种产品在世界上没有几家企业能生产。因订单暴增,我们正在计划新增生产线。”影创信息科技公司的这条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世界第三条混合现实(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量产线。在此之前,只有日本可以生产此类芯片。

与这两家企业收获的“开门红”类似,青岛还有许多外贸企业正在通过敏锐捕捉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等生产高价值产品,塑造企业新优势,找到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准确定位。

据海关统计,青岛对主要贸易市场进出口均大幅增长。一季度,东盟、美国、欧盟(不含英国)为青岛市前三大贸易市场,青岛对其进出口分别增长40.8%、66.8%和29.9%。此外,青岛对韩国、日本和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32.5%、11.3%和17.5%。同期,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41.3亿元,增长31.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0.4%。

青岛出口产品正在不断向高附加值攀升。一季度,青岛机电产品出口492.4亿元,增长38.6%,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9.8%。其中,家用电器、汽车零配件、集装箱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分别增长56.3%、19.8%、64.5%和42.2%。

跨境电商驱动新引擎

这场疫情正在深刻改变全球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犹如一尾鲶鱼,跨境电商已在生产流程、贸易方式、服务业态等方面激活了传统经济生态,并被视为驱动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青岛沐一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此前一直从事B2B业务,是几家大型商超的供货商。2018年才正式转型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公司总经理郝梓权感慨,尽管做跨境电商只有40个月,但已经实现年均300%的增长。

跨境电商为外贸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中德生态园打造的中德商通平台是一家致力于深耕国际国内的电商平台。去年,中德商通与35家德国一流国际品牌集团及厂家建立了长期合作。今年,瞄准春节市场,平台多维度延伸市场的合作链条,在一季度也迎来了一次“小爆发”,贸易额达6.15亿元人民币,增幅超过500%。

有人将今年称为“跨境电商新元年”。在许多外贸人看来,跨境电商的浪头刚刚兴起,需要得到更多营商环境的优化支持。

自2020年9月起,青岛海关获批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青岛跨境电商通关从个人海淘、商业零售阶段,迈入规模化“卖全球”时代。这一贸易方式为青岛服装、假发、劳保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新的便捷化通关通道,为稳外贸提供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动能。数据显示,一季度青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97.9亿元,增长37.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0%,其中纺织服装出口111.5亿元,增长39%。

今年3月12日上午10时,由青岛飞往日本大阪的YG9127波音737全货运飞机满载11吨服装、日用品等跨境电商货物起飞。这已经是它继3月4日开通后,一周以来的第5次起航。作为山东省首条以跨境电商货物为主的青岛至大阪定期全货运包机,高频次包机助力青岛加快打造面向日韩的跨境电商物流综合枢纽。数据显示,一季度,青岛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4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同比增长291.06%,跨境电商B2B出口超过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