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新时代贸易强国战略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国对外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愈发频繁,贸易额不断增长,对外贸易已逐渐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话语权。

一、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罗伯特逊、诺克斯等人曾经对“对外贸易”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描述其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尽管这一学说存在一定的夸张成分,但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投资、消费与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对外贸易不断发展深入,实行了一系列利于对外贸易的战略与举措,对外贸易的广度、对外投资的力度以及外汇储备的增速都稳居世界前列,对外贸易发展的广度、深度与速度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2]。

正是由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乎各国的国际地位,各国才会在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战略的制定上绞尽脑汁,以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夺取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地位,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中美贸易战的发生足见各国所做出的“努力”。

二、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外贸基本情况分析

(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变化

图1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自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大。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要不断调整贸易战略,贸易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从图1 可见,我国自1978 年以来,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上涨,由1978 年的206.4 亿美元增长到2017 年的.6 亿美元,大约增长了200 倍。增长速度呈现由慢变快再变慢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2001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货物进出口涨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出口额在此后的5 年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15 年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再一次放缓,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贸易量已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另外,我国外贸本身存在着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力不强等问题,虽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难以再出现高速增长。(如图2)

图2 我国货物进出口差额(亿美元)

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由于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资源稀缺问题日益凸显,仅依靠自给自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国际分工协作由此产生,国际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国际贸易不仅使得国家间在商品、服务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间的分工合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各国出口比较优势产品,进口存在劣势的产品,如此使各国人民都能享有国际优质低价的产品和服务。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对对外贸易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依靠自身的劳动力优势以及前期的资源优势,我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实现由贸易逆差到贸易顺差的转变,积累大量外汇资金。正是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中美贸易战等贸易摩擦才会产生。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变革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使得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贸易发展初期,我国为了占据国际市场一定的地位,在技术落后、人才稀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大量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为初级产品,出口量大但价格低廉,通过出口此类产品获得外汇再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存在价格剪刀差,我国贸易呈现逆差。随着国家对技术、人才、创新的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教兴贸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度投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一般来自非洲等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出现快速增长。我国在现阶段依旧存在着尚未掌握部分尖端技术的弱势,这一弱点很可能会成为他国遏制我国外贸甚至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尽可能早地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