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探究以江西
一、引言
随着我国持续推进互联网普及工作,“提速降费”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网民规模情况,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上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59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随之带来的是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模式,跨境电商是对外贸易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物,是“互联网+对外贸易”的典型代表。我国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之一则是跨境电子商务,其已成为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推动力量[1][2]。
二、从传统对外贸易到“外贸+互联网”再到“互联网+外贸”
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传统外贸的一般流程比较繁琐,首先,从外贸洽谈前期开始,制作形式发票用于报价、交易参考或者客户申请进口许可等。其次,交易确认以后,制作外贸合同。交易双方确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出口方准备交货、制作商业发票、装箱单、报关单、申请商检通关单等报关出口。再次,交货付运以后,得到提单,根据合同签订的付款方式,制作申办整理客户所需的全套单据,如发票、装箱单、商检证、产地证、受益人证明等,以便收取货款。最后凭收汇银行水单等办理核销退税。至此,一笔传统贸易订单才算完成。可以看出,传统外贸主要是以生产为导向,渠道比较单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把传统的线下寻找客户转移到了线上,使用B2B平台、SEO(即搜索引擎推广)找客户,利用社交媒体通过互联网的全球性传播,精准的找到国外的客户,实现对外贸易。而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随着大数据的爆发,对外贸易模式过渡到了互联网+外贸的新模式。但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如图1所示。
图1
三、人才需求对比
传统的对外贸易人才岗位需求,主要是基于流程来构建,如单证员、业务员、跟单员等。受语言和文化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双方沟通的成本略高。这对于业务员开发客户来说,有一定的障碍,提升了入职门槛。且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进口方无法对出口方进行有效的监督,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对于业务员来说,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另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时差问题,跟单员在与对方确认相关单证文件的时候,也存在诸多的不便,极有可能因为提单上的一个小错误,导致整个流程的延误。带来的风险损失将是不可预估的。
对比互联网+外贸模式,即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人才岗位需求比传统的需求更大,能够提供的就业面也更广,如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外贸业务人员。由于互联网的介入,给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多新的岗位需求,如跨境电商B2B的优化产品和站内营销、数据分析,跨境电商B2C的文案撰写、订单处理和营销推广等。以及外贸贸易本身所需的业务员,线上回复询盘、线上发货、线下发货等。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对外贸易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需要秉承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当前所需的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能够实现国际贸易活动操作,具有专业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向需相应的做出转变,而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意味着与此相关的教学体系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则是课程体系的变化。
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规划
由于传统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子商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能仅靠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更应该迎合时代的变化,从学术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高校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制订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的教学,还应该增加跨境电商运营、进出口业务操作、专业外语、跨境电商信息技术操作等更偏向实践类的专业课程。下面就江西工程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进行简要分析。首先是国际贸易概述,包括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外贸企业的成立,外贸经营模式,外贸行业管理;第二章则是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包括品名品质包装与数量,国际贸易术语,价格与成本核算,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结算与风险防范,进出口通关,国际贸易商品认证,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第三章是合同签订与履行,包括国际贸易合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条款,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生产跟单,外贸单证制作与审核;第四章则主要是国际贸易业务,包括参加国际贸易展会,跨境B2B平台运用,跨境B2C平台操作,搜索引擎开发客户,海关数据库运用。